2014年国考申论考前必背:文化教育原创范文
2013-10-12 10:55 河北人事考试 来源:保定华图
2014年国考申论考前必背:文化教育原创范文由河北人事考试申论栏目由提供,更多关于2014年国考,申论范文,保定人事考试网,河北人事考试申论的内容,请关注河北人事考试!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213782863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我们的生存和生活基础到底在哪里?在知识,在文化,在教养!我们处于知识经济时代,没有知识就没有竞争力,就会被社会所抛弃。我们生活在市场经济中,缺乏了文化和教养,灵魂就将无处安生,就会穷得只剩下钱。
知识、文化、教养的基础又在哪里呢?在教育!谁应该为教育,尤其是为处于弱势群体的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负责?很多人都会把责任推给政府。是的,政府确实应该负责。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政府能够解决的很多就是让流动人口子女平等的进入公立学校。上了公立学校就一劳永逸了吗?事情就解决了吗?同学之间的歧视的问题,孩子之间的认同问题,生活习惯的问题……。这能够完全靠政府来解决吗?不能!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些心理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无法靠政策,也不能靠投入,要靠什么呢?靠用心!要靠我们每个人的爱心、耐心、真心。
要让流动人口的子女从心理上融入学校的生活我们必须主动的为他们的融入打开一扇门。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城市的居民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要让他们知道如何去帮助关心外来人口的子女,如何在能够有效的维护他们自尊的同时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的生活,如何让自己的子女去学习农村孩子身上的勤俭节约的习惯和吃苦耐劳的品格。外来的子女的父母们应该积极主动,要帮助孩子学会如何以一种健康、平和心态看待和别人的差距,如何建立信心,如何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学校和老师需要在孩子之间搭建桥梁,做好引导与协调,让城市和农村的孩子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关键的使这些孩子在心理上相互认同,相互了解,相互接受。
心理的引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默默的、长期的、大量的奉献。这些工作可能经过长期大量的努力却看不到任何成效,无法像教学一样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有可能会费力不讨好。但是心理的健康和人格的培养,无论是对于小孩当前的学习还是对于未来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我们的家长看问题眼光要放宽一些,放远一些,要对这些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我们的制度设计应该为学校和老师的心理教育和引导提供空间。
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上,物质基础重要,心理引导更重要;知识教育重要,精神关怀更重要。要解决心理和精神关怀的问题,政府作用很重要,社会的力量更重要。可以说如果缺乏了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做好任何一件公共事业!只有大家广泛的参与才能够共同的夯实我们的基础,才能够从物质和精神上解决好城乡二元结构给社会带来的分裂,才能够共同维护和找到我们社会未来的根!
城市需要拥抱
一位出身于农村住在城市的知识分子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城市无论是给农村出身的还是土生土长的,无论是给先来的还是后到的都提供了很多机会:是她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是她拓展了我的视野,是她给了我们多彩的人生,是她让生活更加美好,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爱她呢?!
是的,城市中存在很多问题:比起农村城市中的人与人之间冷漠,城市里的贫富差距大,城市消费水平高,有的城市包容性不强,在制度上不公平……。但是我们要看到,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刚刚开始,同时由于城市化的速度过快,国情也错综复杂,出现问题在所难免。有问题的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问题就一味的消极,悲观,抱怨,推脱。
近几个世纪的历史经验表明,城镇化是大势所趋,城市将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家。我们不能够总是停留在对农村的美好又不切实际的幻想当中,而应该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求真务实的眼光来看待城市。只有具备了这样眼光我们才会主动的去接受城市,才能够更快更好的融入城市。如果我们老是把自己当作一个局外人,当作一个他乡的人,我们将很难融入城市,更加谈不上去全心全意的去建设她,爱护她。如果一个人身在自己的家中,却不愿意把这个家当成家,试问他怎么可能有家的感觉,怎么可能得到温暖呢?我们在抱怨外界环境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是否是由于我们自己关上了心门,把自己关在了家外?
没有任何一个族群一生下来就永远在一个地方的,如果你有家谱你会发现四川人祖籍可能在湖南,湖南人祖籍可能是河南,农村人以前是城市人。一些人认为在城市处于“失根”的状态,既有居无定所,进入城市时间短等外在的原因。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受到一种非理性的怀旧情绪产生的一种乡愁的冲动。如果是由于战争等因素被动的迁徙,这种乡愁再强烈都是不过分的。如果是主动的迁徙,支撑这种乡愁的背后更为深层次的因素更多的是消极、封闭、怯懦、悲观、患得患失的人生态度和世界观。城市化就是一种主动迁徙。农村并没有抛弃我们,而是相反,是我们抛弃了农村。到城市是人们主动选择的结果。选择之后就会有得有失,我们不可能既坐享城市给我们带来的发展机会和便利的生活条件,又想要城市有低廉的生活成本,和睦的伦常关系,良好的空气质量……。要获得农村和城市的双重好处并不是不可能,但是这种好处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需要通过我们的自身的努力去争取。很多人都在抱怨城市冷漠,想想是不是由于我们自己冷漠,很多抱怨不公平,想想是不是我们自己努力不够。
面对城市化这个历史潮流,我们不能患得患失,在考虑城市能够为我们提供什么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想想我们能够为城市做一点什么呢?只有我们用爱心去呵护,去浇灌,城市才会成为家。请敞开胸怀与作为家的温馨美好的城市拥抱吧!
合理的资源配置是“家”的基础
一位出身于农村住在城市的知识分子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这种状态又被称为“失根”状态。这位知识分子没有归属感到底是由于个人的精神气质导致还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只要我们去问问农民工,问问出身农村已经成为白领的“新深圳人”……。我们很容易会发现:对所在的城市缺乏认同和归属感这位知识分子并不是特例。
什么样的地方才叫家呢?在我们的传统中理想的幸福家庭是四世同堂的家庭,共享天伦之乐。现在的问题则是,很多人虽然身在城市,但是却孤苦伶仃。既不能上养父母,又不能下育子女,过着一种没头没尾的日子。在《礼记·礼运》中给出了理想社会图景是“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我们现在的城市勉强做到了“壮有所用”,但是“老有所终”和“幼又所长”都还做得很不够。要解决好这两点我们需要抓住的一个关键点是——如何优化资源的配置。
以教育为例,我们有种错觉,总是觉得农村的是弱势,中西部地区是弱势。基于这种错觉我们的教育资源不停的向农村和西部地区倾斜。如果广州市的教育部门的负责人向教育部申请额外补贴,向希望工程求援,十有八九都会被拒绝,甚至还可能受到批评。但是现实的状况则可能是以广州一个市的入学儿童可能比内地一个省的还要多,只是靠当地的财政很难解决问题。这时候地方政府就必须优先保障本地居民的教育,对外来人口的教育即便有心,也只能是力不从心。
由于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导致适龄儿童的大规模减少,一些学校被废弃。据媒体报道,一个叫长阳县的76所希望小学有53所被废弃,一些地方的希望小学变成了养殖场、食品加工厂。这就出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农村的学校没有学生,农村的老师无学生可教;另一方面是城市的孩子没有地方上课,没有老师教学。面临这种情况政府和希望工程等慈善组织应该及时的调整政策,根据学生的现在的分布状况和未来流向来决定教育经费投入的方向和方式。学生流向了城市,对教育的投入就应该向城市倾斜,而不是盲目在农村去搞一些重复的无用建设。这样就能够为城市制度的设计的公平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缓解了城市制度设计的后顾之忧。教育是如此,养老、医疗等保障问题上也应该如此。
无论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公平的制度设计势必影响到城市本地人的利益。这需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当地人知道城市的美好的今天外地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要所有的人都树立起“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分享精神,共同开创城市的美好未来。
只向前看是不够的
很多人感觉比起农村来说,城市的人更加冷漠,人与人的关系更加疏远。出现这样状况不是因为城市的人比农村人更差,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其中一个根源之一就是因为城市是一个充满竞争和对比的地方。
越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人们越是行色匆匆,同样属于大城市的广州和成都都会有很大的差别,更别说农村和城市。如果你想在城市立足,你就必须每天都要向前看,要不停的超越自己,超越别人。在这种永无止境的竞争消耗了人的大部分的精力,哪里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哪里有心情去建立、维护良好的伦常关系呢?这种单纯以获得经济利益的竞争不仅让人变得疲惫不堪,还让人变得狭隘、自私。
这种竞争不仅表现在成人身上,也表现在孩子身上。城市的小孩总体上来说受到的教育比较好,不愿意和农村的孩子交往,尤其是那些成绩差的。这样学校的学生中就出现分化,成绩好和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在一起玩,成绩差家庭条件差的孩子在一起。一些农村的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心灵上受到伤害,宁愿把子女送去民工子弟学校也不愿送去公立学校。更有甚者,一些家长用辍学来“保护人心,阻止下一代向充满着蔑视、冷漠以及焦灼不宁的惨淡日子滑落”。
出现这种状况对人本身的片面认识有很大关系。很多人把自己单纯当作一个谋取成功的工具,一个赚钱的工具。人不是机器,他是有很多面的。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很基本需求是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除此之外还有情感和获得尊重等更高层次的需要。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我们绝大部分人都可以达到,按照道理来说我们应该追求感情和尊重等其它需要。但是奇怪的是,很多人永远停留在追求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层次,一味的去赚钱,去买大车大房子,主动放弃作为更高追求的需要。这不是自我贬低有是什么呢?要获得感情和尊重等需要靠竞争是不行的,必须在社会生活中去获得。
出现这种状况还和我们对人与人关系的片面理解分不开。首先人类社会不能完全遵从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我们和他人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竞争的关系,还可能是一种合作的关系,甚至很多时候是一种相互帮助相互提携的关系。中华文化历来强调要有追求,强调要立志,要进取。但是这种进取绝对不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进取。中国先贤孔子说要“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这句话教导我们自己要想取得成功也要帮助别人取得成功。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教导我们要同情和关心他人……。先贤教导我们要相互关心和爱护他人的例子举不胜举。我们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是要先富带动后富,而是要先富的要更富。
要化解城市的冷漠病,我们必须调整我们的生活观念,一改只知道向“前”看的片面做法,要多向左、向右、向后看。这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健康和谐的需要。
论读书的成本问题——以舆论引导为中心
在中国的传统当中从来都是非常注重读书的,《增光贤文》中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俗语。古人尚且如此重视学习,重视读书,而我们现在竟然出现了读书无用论。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其中的因素很多,教育成本的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问题之一。如果我们做一个调查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发现一个事实:读书无用论很盛行的地方是农村地区。农民不是真的认为读书无用,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承受不起巨大的负担。据有关方便统计一个大学生4年学费大约相当于一个农村居民20年的纯收入。读书所花费的只是直接成本,此外还有一些间接成本。如果小孩不读书,他就可以天天和在城市打工的父母在一起,不用担心没有地方上学,不用担心高昂的赞助费;如果不去读书,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可以挣钱,不但没有支出还有收入;如果不去读书就不用担心毕业之后找不工作,也不用担心工作差受人嘲笑。难怪有人说辍学可以“保护人心,保护土地,阻止下一代向充满着蔑视、冷漠以及焦灼不宁的惨淡日子滑落”。读书的成本既有经济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既有当前的,也有长远的。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读书都是属于周期长、风险大、收益低的事情。如果只这样,谁还愿意读书呢?
出现这样的状况是非常危险的。要化解这种风险既需要降低教育成本,维护教育公平,努力促进就业等强硬的措施,也需要端正态度深化认识这些软的措施。前者大家都看得见,并且很重视,在努力的去做,后者往往被我们忽视。如果说降低教育成本等措施是从外部来解决问题,态度和认识的问题就是从内部来解决问题。要解决认识的问题首先要解决舆论导向的问题。
一些舆论的错误引导对不良的读书风气形成息息相关。很多舆论鼓吹机会主义的成功学说,对一些低学历的成功添油加醋的报道。什么李嘉诚只念过几年书,比尔盖茨辍学创业,某某一字不识白手起家成为亿万富翁……。这些铺天盖地的渲染使很多人相信成功与否和知识无关。这些报道只选取其中的一面,它们没有看到在现代社会绝大部分成功的人是奠定在知识和文化的基础上的,它们没有看到很多人文化素质不高是大部分是迫不得已。舆论的错误引导还表现在对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的肤浅、片面的报道。对于农民工就业难工资低舆论往往没有兴趣,对于大学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失业,哪怕只有一个,哪怕比例很小,哪怕这只是暂时的,但是却被舆论无限的夸大。有很多媒体大肆的报道大学生不如农民工。这是媒体的短视和浅薄。如果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跟踪调查我们很容易发现:大学生无论是在工作条件还是在福利待遇,无论是在当前的情况还是在发展前景等各方面都比农民工好得多。
我们的舆论报道首先要客观、公正、全面。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进行有选择性报道,这样很容易误导公众。比如一些媒体报道念大学四年至少平均成本是20万。而实际情况则是国家有助学贷款补贴,学校有奖学金,学生可以勤工俭学……。只要努力学习,勇于拼搏,勇于奋斗,四年可能只需要几万块甚至更少。此外舆论还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要起到引导人,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起到扭转社会风气的作用。一些媒体在报道一些农村家庭供孩子读书时候,就把那些忍饥挨饿、倾家荡产供孩子读书的人称为英雄,并且加上引号。这有同情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是一种嘲笑和不屑。看到这样报道的“英雄”很可能放弃自己的信念,想做“英雄”的人也会打退堂鼓。更为恰当的称谓不是英雄,而是智者。他们现在的教育投入未来将为他们的孩子换来一个更加有前景和尊严的明天,为他们自己的未来增加更多的保障,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奠定更加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去报道,必将催生更多的智者产生。
我们一定要通过正确舆论导向,通过耐心细致的教育让全社会认识到:抛开别的不谈,单从经济收益的角度来说,对教育的投入在成本和收入上,总体上来说是成正比的。对教育的投入是收益率高,收益期长,收益保障好的投入。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被称为知识经济的时代的二十一世纪找到生存之本,生存之根,避免整个社会处于“失根”状态。
信心——存在之根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转型就意味着动荡、变化、不稳定,随之带来的是精神上的混乱、迷茫、失落。这种情绪集中体现在农村人身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需要背井离乡进入城市。对于年长的人来说,城市对于他们来说缺乏亲和力,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对于安土重迁的他们来说肯定宁愿选择自己的家乡。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生活在乡村,却根本无法对乡村文化产生亲和力、归依感。他们想进入城市,但城市又设置了各种障碍,不愿意接纳他们。
农村和城市的巨大差距使个人的身心分裂,父辈们和子女们价值取向上的矛盾在精神上使家庭分裂。这种双重分裂使农村人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处于失根状态——他们既无处安身,也无法安心。
面对这种失根状态,信心比所有的东西都重要。如果我们深入调查很容易发现:这种失根状态在充满信心的人身上是很少,甚至是不存在的。以教育为例,一些农民把孩子的教育放在生活的第一位,倾家荡产,举全家甚至全家族之力供养孩子念书。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不会有失根,因为他们有希望,有信心,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在这样的家庭中,绝大部分孩子也不会处于失根状态,有家庭的支持,有父母和老师的鼓励,他们知道自己正通过学习,通过念大学找到一条通往未来之路。这条路可能不会很顺畅,考的大学可能不太好,甚至考多次才能考上。但是只要有信心,只要坚持,就可以在这条不顺畅的路上锻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培养未了理想勇于追求的精神,树立屡败屡战的决心。有了这样的良好的品格,还有什么困难能够难倒他们呢?
一些人不但不为他们的精神感染,反而嘲笑他们是“孤注一掷”,反而认为他们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认为他们的做法是注定失败的悲壮举动。不仅很多农村人这样看,连一些被称为知识分子的城里人也这样认为。这种短视和悲观的论调不仅败坏了自己,也败坏了社会。社会的经验表明,充满了信心的个人是有前途未来的,充满了信心的家庭是精神抖擞生机勃勃的,充满了信心的国家和民族是根基牢靠的!
当今的转型只是一个小的困难,农村人的失根状态也只是暂时的。生存和生活的根基应该奠定在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现在和未来充满鉴定信念的基础上。中华民族的历史中遇到无数次的动荡和转型,但是我们的民族能够延绵万年至今,和我们民族精神中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信心带着着我们走过来坎坷的昨天,信心也一定能够带着我们走向辉煌的明天!
读书何为?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重视读书的民族,古代故事中谈读书的例子举不胜举:头悬梁,锥刺股,程门立雪,借光读书,千里借书……。但就在这样一个有着良好传统的国度里,竟然出现了读书无用论。
古人为什么如此重视读书?他们真的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吗?如果这样想我们就太天真了。绝大部分的古人读书,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读书能带来经济直接的利益。宋真宗赵恒就曾言:“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古人这样的态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读书就是要拿来用,就是为了稻粱谋,一旦失去了这种功能,读书被认为是无用的就无可厚非。
可以说读书的实用性是引导大多数人读书的基础,如果失去了这种实用性,让大多数人读书就成为了一句空话。现代的教育正在丧失这个基础。抛开基础教育不谈,就高等教育来说,很多学校即没有做好专业教育,使学生学到一技之长;也没有做好通识教育,使学生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广阔的视野。专业教育是学生直接就业的基础,通识教育是学生长远发展的动力。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很多学生在大学念了四年,既没有学到直接动手处理问题能力,也没有学到学习方法和理论基础。这两个教育一个都没有做好,这就造成了我们的高等教育既没有照顾好短期的利益,也没有照顾到长远的利益。念了大学和没有念大学一样,甚至念过大学动手能力降低,就业要求提高,就业面更窄,工资待遇也不高,也没有什么长远的发展。这样一来读书就既不一定能带来近期的收益,也不必然能带来长远的收益,还要付出巨大的成本。这种收益低、风险高、成本大的投资,除非是经济条件很好,谁愿意来做呢?
除了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以外,读书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塑造优良的品格。古人也有读书可以修身养性的看法。有的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很低,只希望学校让自己的孩子“知道尊敬师长,懂得团结友爱行了,学校的质量也就不管了”。这个就是家长一点点基本的要求,我们的教育又做得怎么样呢?只要看看很多学校收的高昂的赞助费,看看很多城市为农村的孩子设置的各种障碍,看看一些农村的孩子在公立学校受歧视的状况,看看一些老师变着方式开设补习班,看看一些学校嫌贫爱富的教室和宿舍状况……,看了这些我们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有人会说一些不让孩子读书是为了“保护人心,阻止下一代向充满着蔑视、冷漠以及焦灼不宁的惨淡日子滑落”。在这种恶劣的教育环境下,怎么去指望我们的孩子会学到良好的品格,怎么能指望他们能够尊重这样的老师,团结这样的同学?
读书很大两个功能就是安身、立命。前者解决我们的生存问题,后者为我们提供精神寄托。古人热爱读书就是因为抓住了这两个功能,我们要把教育做好,要引导良好的读书氛围和风气也要抓住这两个功能。只有抓住了这两者,我们的少年,尤其处于弱势的农村少年才能通过读书为自己谋其生活的基础,才能通过读书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才能为自己奠定自己生命存在的坚实根基!
以上是更多相关内容请持续关注保定华图官网(http://baoding.huatu.com/) 官方微博(http://weibo.com/hebgwy) 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2014年国考,申论范文,保定人事考试网,河北人事考试申论的信息敬请加入公考考试群 ,及关注河北公务员考试/河北人事考试。
(编辑:河北华图)